- · 《大舞台》栏目设置[09/07]
- · 《大舞台》刊物宗旨[09/07]
- · 《大舞台》征稿要求[09/07]
- · 《大舞台》投稿方式[09/07]
- · 《大舞台》数据库收录影[09/07]
在杨浦这座“全民大舞台”,他们这样演绎对城(2)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城市与人总是相互成就的,这些记录城市发展的群众艺术家也有精彩的故事。上海市群众艺术馆馆长吴鹏宏告诉记者,面对接下来的第十届大展,他们正在
城市与人总是相互成就的,这些记录城市发展的群众艺术家也有精彩的故事。上海市群众艺术馆馆长吴鹏宏告诉记者,面对接下来的第十届大展,他们正在做一个整体策划,不仅记录城市发展,也记录这些群众艺术家的故事。“我们在梳理,从第一届开始,看看这些参赛者经过这十届,个人有了什么样的发展。另外,我们自己也要针对展览每年吸引参观人数、受众特质,进行分析和总结,相信会对我们整个城市的文化艺术、市民美育带来很大帮助。这也是提升城市软实力的一个重要抓手。”
上海市民艺术大展美术专题展是上海市民文化节的重要品牌,自2006年起,已在杨浦连续举办八届。今年,展览收到全市作品约9980件,参与人数打破往年记录,实现数量与质量齐飞。其中不乏马婕这样的业余爱好者,群众文艺创作的舞台日益拓展。
随着旗袍文化的传承与发展,旗袍可以贯穿女性生活的很多场景。本次设计大赛主打“三件旗袍”,即围绕“日常旗袍、职业旗袍、礼服旗袍”,征集百件作品,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,孵化、吸引一批新兴设计师和潜在消费者,推动海派旗袍文化日常化、职业化、礼仪化。
数字人在大屏幕,真人在线下,身着5件不同旗袍的模特从舞台中央款款走来,同步展示。“屏内屏外”的虚实结合中,5件旗袍就像5本书,让人想去探寻服饰背后的故事。
第九届上海市民艺术大展美术专题展日前在杨浦滨江毛麻仓库开幕。从小渔村到国际大都市,上海的发展令无数人惊艳。感受最深的,无疑是住在这里的人们。如今,居民们拿起画笔,定格城市记忆,共同“烹饪”出一场“艺术盛宴”。
诗、人、景相映成辉
近日,在上海国际时尚中心,“首届长三角旗袍创新设计大赛”启动,“旗袍数字藏品”同时首发。
现场,一首首诗歌以小见大,情真意切,而在诗歌的维度里,朗诵者们直抒胸臆,肆意表达,诗、人、景相映成辉,闪耀着上海这座城的魅力。“在台上我就是尽情释放自己,把自己的理解融入到作品中。”朗诵者周丽萍说。
据介绍,2021年10月起,长三角旗袍文化发展联盟由促进会发起倡议至今,已有无锡、徐州、黄山、杭州、宁波在内的20多个长三角地区城市响应号召。?伴随设计大赛如火如荼展开,长三角旗袍文化发展联盟发展也将进入新阶段,共同为“优雅、健康、自信、品味”的美好生活服务,以旗袍文化为媒介,连接起各地特色文化、产业,用文化建设赋能经济社会发展,引领时尚,共创未来。
杨浦滨江妇儿之家就位于绿之丘的5层,这里设有成长体验馆、母婴健康室、白玉兰开心家园等多个功能区。
“走在清晨醒来的寻常小巷,朝霞洒下轻柔的光,街旁没有比白杨更洁白的了……”没有直接表露要致敬的人,但字里行间仿佛让人看见了城市建设中默默奉献的身影:建筑工人、环卫工人、公交车司机……这首诗叫做《城市之光》。
这几件作品正是首批“旗袍数字藏品”通过VR视觉、3D虚拟模型形式的创意发布。首批藏品包括《名媛旗袍》《上海——中国的女人》《水墨徽州旗袍》《香黛宫华服》和《流水桃花旗袍》。几位模特均来自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。
居民拿起画笔,用作品定格城市的记忆;当旗袍邂逅“元宇宙”,传统与时尚、非遗与科技发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;在诗歌的维度里,朗诵者们肆意表达……
灯光亮起,展览开场,240余幅作品,就像一本日记,抒写着几十年来的城市变化。
作者黄鼎锋就曾住在这样的阁楼里。“这是我们年少时的生活环境,阁楼陪伴着我们成长。现在我们长大了,它也慢慢老去。总有一天,我们会向它告别。虽然有淡淡的忧伤,就像你告别童年时代,但人总要长大、成熟,城市也一样,这是发展路上不可避免的。未来很美好,我们要满怀希望地迎接新事物。”
(来源:上海杨浦)
文章来源:《大舞台》 网址: http://www.dwtzz.cn/zonghexinwen/2022/1009/1213.html